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科学家进校园探索“恐龙足迹”未解之谜

时间:2023年07月18日信息来源:网站集群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7月17日下午,温岭市松门镇中心小学的一场中科院老科学家的“恐龙足迹”科普讲座,引发了在场近百名小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们举手回答问题踊跃,校园内惊起一群小“恐龙迷”。

当天给学生们普及恐龙知识的是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国家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李建军博士,他主要围绕“恐龙足迹讲述的远古故事”主题展开。

据介绍,李建军一直从事以恐龙为主的古脊椎动物学的科研、科普和展览等工作,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专著3部,主持过大型野外恐龙化石的发掘工作,并著有《生命的历史与恐龙时代》等科普著作和科普文章。

课堂上,李建军介绍了恐龙足迹的形成,恐龙足迹与恐龙骨骼化石最重要区别,恐龙足迹的野外考察等内容,带领同学们走进神奇的恐龙世界。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对恐龙的知识非常感兴趣,面对李教授提出的各类问题,同学们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其中,王钇博、陈允铄两位四年级同学还因为精彩的回答,各自得到了李教授的一枚来自1.2亿年前的鱼类化石(戴氏狼鳍鱼化石)。

“这次讲恐龙足迹,其实我一开始还比较担心,因为比较专业,大家都喜欢恐龙,但是恐龙足迹是一门比较偏的科研,我就怕讲课的时候,同学们睡着了,大家不爱听了,说话了,但是让我特别吃惊的是,原来计划是一个小时,现在讲了将近一个半小时,同学们都是全神贯注地听恐龙。”李建军欣喜地告诉说。

他说,更让他吃惊的是,在很多的互动提问中,松门小学的学生竟然能对答如流,他们回答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他心中的标准答案,感到特别高兴。为此,他希望两位获得鱼类化石的“恐龙小专家”能够继续保持考古这份热爱,将来成为一名古生物学的“专家”。 陈允铄同学表示将会认真学习,将来成为一名考古学家。

“这堂科普讲座太奇妙了,让我认识了好多类型的恐龙,也了解到了他们的习性,更是明白了恐龙的定义。”学生雷雨乐说。

该校副校长张妙妙对学生们表现出来的乐于探索精神表示感动,她希望这次中科院老科学家的讲座,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长大后成为一名科学家。


(作者: 编辑:市科协)
文章热词: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