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京)温岭籍科技人才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在南京召开
7月29日下午,长三角(京)温岭籍科技人才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在南京召开。温岭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郦森迪,与来自上海、南京、杭州、甬舟、北京的温岭籍科联(服务团)的50余位代表一同,围绕“聚焦家乡教育事业,助力温岭人才培养”深入探讨,共话发展。温岭市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温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广主持会议。
南京科联陈夏初会长首先发言,感谢温岭市委、市政府领导对科研工作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与厚爱;感谢温岭市科协和上海秘书处的协调指导,为此次会议成功举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感谢五地科联的乡贤们积极前来参会。期待今天的会议能碰撞出火花,开辟新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为家乡科技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甬舟科联(服务团)就近几年工作作了汇报交流。在温岭市委人才办、市科协的领导下,五地科联积极对接温岭市委市政府在人才建设、科技发展等方面相关重要工作,努力构建沟通互联的桥梁,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针对性地走访,根据资源与需求开展灵活的对接服务;帮助温岭招商组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对接温岭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送医下乡,包括义诊、专家定期回乡坐诊、开展高考招生咨询会、组织励志报告团活动,做好五地科联(服务团)的联动工作。
会上,温岭市科协主席林刚向邬国友颁发了长三角(京)温岭籍科技人才联席会议秘书长聘书。林广部长表示,邬国友同志一直在凝聚科技人才和招商一线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希望正式受聘长三角(京)温岭籍科技人才联席会议秘书长后,继续发挥好彩虹之桥的作用,推动各地科技人才稳定、持续地加强交流,更好地为各位乡贤做好联络服务工作。
温岭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科协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温岭市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和情况、近几年顶尖人才项目集聚情况、科创平台建设情况,指出温岭市产业层次不高、科创平台的等级不高、缺乏高校等存在的问题,温岭市高等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人才的招引和培养急需帮助和突破,期待各位乡贤踊跃发言、提出建设性、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随后,与会乡贤从各自的视角对温岭市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
吴大器:温岭市兴办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提高应用技能的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突出特点,同时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重点在于形成办学的创新型规划,要坚持创新导向,把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系起来,实现系统规划、融合推进。
陈夏初:教育结构性问题最严重的地方在于高等教育难以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温岭市建设以技能培养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有助于国家、社会、企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办好高校的核心三要素就是规模、质量、效率,要成立一个专业的工作专班,积极走访调研一流职业院校。
与会专家潘菊素、李友根、郭鑫齐、陈雄、郑岳青积极建言献策,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直接服务一线产业的技术型人才,从产业角度来看,温岭中小企业众多,符合温岭经济发展对产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从宏观角度来看,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明传承四大功能,建设高校可以提高人民精神层次,推动文明的发展,绝对不仅仅是培养技术,课程设置一定要考虑借鉴综合性大学。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郦森迪在总结讲话中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参会的各位乡贤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乡贤支持温岭市经济社会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郦森迪副书记介绍了温岭市委市政府谋划的“两城两湖”发展新格局。针对会议主题,提出三个聚焦、三个恳请,一是聚焦温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恳请各位乡贤出谋划策;二是聚焦温岭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和设立,恳请各位乡亲搭桥引线、添砖加瓦;三是聚焦招才引智,恳请各位乡贤同心发力、同频共振。希望各位优秀的乡贤更加关心、关注家乡的成长,祝愿长三角(京)温岭籍科技人才联席会议越办越精彩。
7月30日上午,温岭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郦森迪一行考察了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参观了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电子与信息技术系、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民航实训中心。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片,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赵凯雷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郦森迪副书记表示,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适应了企业变化和市场需求,实现了高效益和高质量建设。通过座谈交流,增强了在温岭兴办职业技术学院的信心,强调只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认可度将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