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同行护碧海:我的垃圾不流浪
“要是海豚因为垃圾没有了家,那多可怜呀!”温岭市石塘镇箬山小学的学生张乐妍满脸担忧地说道。4月16日,温岭市石塘镇科协携手温岭市乡村七巧板爱心服务社,走进石塘镇箬山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童心同行护碧海”海洋环保与垃圾分类宣讲活动,而孩子们纯真又满含忧虑的话语,也为这场活动拉开温暖且意义非凡的序幕 。
活动伊始,台州垃圾分类讲师、乡村七巧板骨干志愿者赵鹏程以“垃圾漂流记”为主题,通过PPT展示了海洋污染的严峻现实。废弃塑料缠绕珊瑚、海洋生物误食垃圾、渔网困住海龟等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海洋污染的危害。还强调,陆地垃圾通过河流、风力进入海洋,若不做好源头分类减量,海洋生态将不堪重负。他呼吁孩子们从“垃圾归位”做起,让每一种废弃物找到正确的“归宿”,共同切断污染海洋的源头。
一段“海豚的微笑”短视频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视频中,海豚在湛蓝海面上欢快跃动的美好场景,与被塑料垃圾包围、伤痕累累的海洋生物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孩子们对海洋生命的深切共情。赵鹏程讲述了海洋生物因误食塑料、被垃圾缠绕而致伤致死的真实案例,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环保的紧迫性。学生杨韵熙激动地举手发言:“我们要保护海豚的家,就像保护自己的家一样!”
为了让环保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乡村七巧板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来到学校附近的海边,现场教学垃圾分类知识。孩子们认真地将捡到的垃圾进行分类,学习如何区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并特别了解了塑料瓶、渔网等海洋常见垃圾的正确处理方式。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1吨再生塑料可减少3吨石油消耗,回收一个渔网就能拯救无数海洋生命。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积极动手,将矿泉水瓶、废纸张等准确分类“归位”,并纷纷承诺减少使用一次性制品,争做“海洋小卫士”。
温岭市石塘镇科协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垃圾不流浪”行动,通过校社联动凝聚更多力量,让“海豚的微笑”永驻碧海蓝天。此次充满童真与责任感的活动,不仅向孩子们传授了海洋环保与垃圾分类知识,更唤醒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守护海洋,从娃娃抓起;垃圾归位,从指尖做起。让我们携手行动,共同守护这片蔚蓝海洋,让每一片垃圾都能找到“归宿”,让每一只海豚都能自由地绽放“微笑”。